「你・好,奇・怪」 ─ 剝皮・空間・藝術・裝置

 

 

「你好…奇怪?」
「你好奇,怪。」
「你,好奇怪!」

 

 一個句子有好多種說法,一個世界也有好多種看法。今年的剝皮寮展區,邀請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規劃,以「你・好,奇・怪」這四個字做為展覽主題,透過不同的觀看方式觀察日常生活,呈現孩子的奇趣意味以及多變性。

 

入場方式:免費入場(工作坊須事先報名,報名方式請見報名辦法
參觀時間:7.07-8.09,10:00-17:30 (周一休館)
展覽地點:臺北市萬華區 剝皮寮歷史街區
策展規劃:台北當代藝術館

室內展區
 
剪髮結辮 奇幻光域的探險 地球花園
牆角一樂園 印・象  
戶外展區 
惡靈古堡囝仔仙 滾動幸福時光 夢奇地
風動花 日光藝境

剪髮結辮
長髮飄逸展示著身體的樣子,藉由孩子排斥剪髮的反應,連結到化療掉髮的現象,呈現真真假假、奇奇怪怪的異想觀點。讓「剪」從身體上的失去,成為一個實質的付出。

藝術家

康雅筑

經歷

纖維創作藝術家,擁有豐富的國外駐地創作經驗,喜歡將生活中的觀察與旅行中的點滴,轉化為藝術創作的熱誠與態度。

 


奇幻光域的探險

一個充滿趣味性的旅程,秘密與未知的想像世界。燈光使陰影蔓延在整個牆面和地板,成為訴說故事的一部份,將故事、藝術與建築串連在一起。

藝術家

提姆・巴登

經歷

英國剪紙藝術家,在內斂的英國紳士外表下,對創作與教學有著無比的熱情。作品融合東西方文化,蘊含了一種獨特的童話氛圍。

 



地球花園
自然界線條出動,觀察細微結晶造型,結合對稱剪紙原理,一朵朵的雪花就誕生於掌心之中。利用生活中常見包裝材料立體塑型,變化成樹木、麋鹿角,組合成冬日純淨大地。只要擁有著對大自然的好奇心,加上想像力點綴,就可實現心中夢奇地,讓藝術種子在生活中甦醒萌芽。

藝術家

陳薇

經歷

莎莎之森日常設計工作室Art Director,致力於創作與空間藝術設置,預設自己為日常生活工作者,希望將藝術與設計置入在生活內容裡。

牆角一樂園
填色、塗鴉、繪製,一幅單純可愛的童話城市就這樣出現了!再用色塊將畫面切割,選取紅黃藍綠其中之一。觀賞的同時也啟動一下你的創造力,發想畫面之中還隱藏了哪些有趣的元素。

藝術家

愛倫公主

經歷

插畫藝術家,自創品牌「猴子餅干MonkeyCookie」,喜歡黑白、攝影與線條插畫,樂在創作與教學,用藝術與人分享生活的美好。

印・象
轉印紋路,讓街區的歷史在紙上留下痕跡。利用拓印、絹印等版畫技巧,記錄街區的肌理,重新認識「剝皮寮」,重新認識台北或知道台北…

藝術家

林仁信

經歷

「岩筆模」創辦人,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講師,談起版畫,有著堅定與熱情的眼神。目前以版畫為主要創作媒材,擅於探討個人與生活環境的相互關係。 

 
 
 
惡靈古堡囝仔仙
以艋舺的老建築與寺廟為背景,巨大的水墨塗鴉,建構了一個如冒險夢境般的惡靈古堡。在古堡裡,有三太子、大頭佛等各種囝仔仙式的童子,他們開心的來回穿梭與遊戲,象徵著無論時代如何更迭,童年就像是一種節慶與祀典,永遠有讓人值得期待的驚喜。

藝術家

顏忠賢

經歷

跨界藝術家,曾為實踐大學建築系系主任,現專任副教授。創作包含了建築設計、裝置藝術、攝影文學等多元面向,在跨界演繹中,呈現顛覆傳統的思考邏輯,如夢似幻,卻又華麗真實。

 
 
滾動幸福時光
運用日常素材,在純白的瓶罐加上長短不一的白色束帶,如同小白花綻放新芽般的朝氣。高爾夫球練習臺彷彿青青草地跳躍的音符,聯結了人與人在走動間的感動與滋長。冷色與暖色光源的應用,以溫馨且不炫耀的姿態,在趣味溫馨互動的環境中共享美好。

藝術家

徐揚聰

經歷

早年留學義大利,近年來他融合雕塑造形與空間裝置的創作,大膽告別了學院與傳統的材料應用、技法表現和形式思維,將日常製品轉化為奇特的雕塑作品。


 

夢奇地
拖曳延長的線條拉長視覺,形體高低的節奏帶動色彩遊戲,再經由幾個基本幾何圖像的錯落,完成這幅構築夢想的福田。

藝術家

王振瑋

經歷

雕塑藝術家,曾創作出埔里紙教堂「搖晃的記憶」、台中20號倉庫實驗場域「飛行模式」、台北當代藝術館「森之漾」等作品,近年創作以漂流木為媒材,重新轉化為具想像與奇幻風格的立體裝置藝術。

 
 
 
 
 
 
風動花
風兒輕輕吹,花兒慢慢搖。亞歷山大‧唐致力於永續發展、生態科技及再生能源的研究,故創作了一系列動態藝術作品,希望藉由作品引導社會大眾對現今的能源使用,和既有能源觀念提出質疑,並激發更多親子間的討論。

藝術家

亞歷山大‧唐

經歷

身兼科學家與藝術家,他深信當今社會極需重視環保科技研發和永續發展,故創作一系列動態藝術作品,以太陽能為動能來源,希望藉由當代藝術創作提升社會對自然永續的關注,並激發更多想像。

 

日光藝境
日光藝境為動態藝術,每朵舞動的花朵皆由太陽能發電裝置組成。太陽餵飽了電池,讓色彩繽紛的花朵在陽光下舞動。花朵們因接收到不同的光線強度,而產生不同擺動速度,即使是在陰暗處或是人造光的情況下,都能富有活力。

藝術家

亞歷山大‧唐

經歷

身兼科學家與藝術家,他深信當今社會極需重視環保科技研發和永續發展,故創作一系列動態藝術作品,以太陽能為動能來源,希望藉由當代藝術創作提升社會對自然永續的關注,並激發更多想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