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介紹
莿桐花開時,在阿美族的傳統樂音中快樂起舞!
阿美族的傳統樂器約有30餘種,是台灣原住民中最豐富的一族。這次以「莿桐花開」為展演主題,將呈現阿美族如莿桐花般美麗的喜樂之心、祝福之情,與親臨會場的觀眾朋友,共度歡樂的時光。
整個演出以打擊樂、管弦樂演奏加上演唱、阿美族複音歌謠吟唱等四個單元進行,包括鼻笛、排笛、口笛、口簧、弓琴等,展現阿美族傳統音樂特色。每場次最後還將安排舞蹈教學,讓觀眾體驗阿美族的傳統舞蹈。
曲目介紹
1竹鐘演奏:旮亙樂頌
呈現方式:五位女子敲擊
樂器:六組竹鐘(旮亙)
2.鼻笛演奏:馬蘭姑娘
呈現方式:以鼻笛為主加排笛襯樂
3.打擊樂:竹中音符
呈現方式:此曲以木琴、竹鐘、木筒鼓、竹筒鼓、竹鼓、杖鈴、沙鈴、口簧琴、弓琴等竹木製樂器合奏,用輕快流暢多層次如同交響樂的樂音,呈現阿美族傳統社會農作豐收的愉悅心情。
4.排笛演奏:美麗的稻穗
呈現方式:此曲為台灣卑南族音樂大師陸森寶先生創作,以排笛配木吉他呈現。
5.歌謠吟唱:老人飲酒歌
呈現方式:此曲為節奏樂器、管樂與人聲完整之組合,先以節奏樂器帶出管樂(排笛竹笛)演奏一段後吟唱者進場,產生段落與合一。
6. 竹笛演奏:展開
呈現方式: 以雙竹笛手,後與竹鐘交替演奏。
7.擊樂+排笛+演唱:燦爛的日子
呈現方式:此曲為節奏樂器、管樂與人聲完整之組合,先以節奏樂器帶出管樂(排笛竹笛)演奏一段後吟唱者進場,產生段落與合一。
8.打擊樂:莿桐花開
呈現方式:此曲以竹鐘、木琴主奏,木筒鼓、竹筒鼓、竹鼓、杖鈴、沙鈴等竹木製樂器協奏。用輕快流暢多層次的樂音,呈現阿美族傳統社會漁牧豐收的愉悅心情。
團隊介紹-Amis旮亙樂團 http://www.kakeng.idv.tw/
Amis旮亙樂團是由少多宜.篩代於1999年組成,是一支用敲打樂來傳遞阿美族傳統之美的樂團。旮亙(kakeng)指竹鐘,是阿美族傳統婚禮中女子招贅時用來報喜訊的用具,以此為團名,有報喜訊及傳承發揚傳統的雙重意義。
旮亙樂團致力於結合傳統歌謠與擊樂器,已成為最具特色的打擊樂團。近年演出加上管弦樂器演奏組合和傳統歌舞,成功把原住民經典歌謠推上國際舞台。2004年起連續獲得原民會扶植團隊第一名,世界各地邀演不斷。